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公司动态
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

无纺布的材质学名是什么?揭秘这种"布"背后的科学定义

你是否好奇过,口罩、购物袋甚至医用防护服中常见的”无纺布”,为什么既不像棉布有经纬线,也不像化纤面料需要编织? 这种看似简单却无处不在的材料,其实隐藏着一个专业术语——它的学名与制造工艺紧密相关,更暗示着材料科学的精妙设计。

一、无纺布的”真名”:非织造布的科学定义

在材料学领域,无纺布的正式学名为非织造布(Nonwoven Fabric)。这一名称直接揭示了其核心特性: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纤维定向或随机排列成网状结构,而非传统纺织品的织造工艺。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将其定义为”纤维层通过摩擦、抱合或粘合形成,不包括纸、机织物、针织物等”的功能性材料。 这种材质的突破性在于跳过纺纱、织布环节,直接通过高温熔融、机械梳理或流体喷射等方式,将聚丙烯、聚酯等短纤维或长丝固结成布状物。例如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,就是通过熔喷工艺形成的超细纤维网,纤维直径仅1-5微米,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/30。

二、非织造布的四大核心材质

虽然统称为”无纺布”,但其材质构成直接影响性能差异。市场上主流类型包括:

1. 聚丙烯(PP)无纺布

占全球产量的65%以上,具有耐酸碱、抗静电特性。超市购物袋多采用15-30克/平方米的PP纺粘无纺布,其抗拉强度可达25N/5cm以上,足以承载10公斤物品。

2. 聚酯纤维(PET)无纺布

以高强度和耐高温著称,180℃环境下仍保持稳定。汽车内饰顶棚多使用PET针刺无纺布,其克重可达300g/㎡,隔音性能较传统材料提升40%。

3. 复合型无纺布

通过SMS工艺(纺粘-熔喷-纺粘三层复合)制造的医用防护服,外层纺粘层抗撕裂,中间熔喷层阻隔0.3微米颗粒的效率超过95%,这种结构设计使防护性能与透气性达到平衡。

4. 生物基可降解材质

近年兴起的聚乳酸(PLA)无纺布,原料来自玉米淀粉,在堆肥条件下6个月可降解90%以上。德国某品牌已推出PLA材质的可冲散湿巾,解决传统湿巾堵塞下水道的问题。

三、颠覆认知的制造工艺

非织造布的成型技术远超传统织布机范畴,主要工艺包括:

  1. 克重(g/㎡):并非越重越好,手术铺单常用40g/㎡的SMS无纺布,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术后感染风险。

  2. 纤维细度:熔喷布纤维直径1-5微米时,对PM0.3过滤效率达95%以上,这也是N95口罩的核心技术参数。

  3. 透气率:优质手术衣透气量需>45cm³/(cm²·s),过低的透气性会导致医护人员体表温度上升2-3℃。

    五、跨领域应用的底层逻辑

    非织造布的革命性在于按需设计结构性能


TAG: 无纺布是什么材质学名  

返回顶部

X麦瑞特电缆材料(昆山)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8012692858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