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根电缆的寿命,80%取决于终端头的制作质量。” 这句行业内的经验之谈,道出了电缆终端头施工的重要性。随着工业用电需求升级,云母电缆凭借其耐高温、抗老化的特性,在冶金、化工、轨道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。但如何正确制作云母电缆终端头?本文结合视频教程与实操经验,为您拆解标准化工艺流程与高频失误点,助您从新手进阶为专业施工人员。
云母电缆终端头不同于普通终端头,其多层云母带绕包结构能承受高达1000℃的瞬时高温,且具备优异的电绝缘性能。在钢铁厂电炉、化工厂反应釜等极端环境中,终端头若出现密封不严或分层开裂,轻则导致设备停机,重则引发火灾事故。因此,制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“三层防护”原则:
类别 | 必备工具/材料 |
---|---|
切割工具 | 电缆剥皮刀、恒力弹簧切割器 |
绝缘材料 | 高压云母带(0.13mm厚度)、应力控制胶 |
辅助工具 | 红外测温仪、张力校准仪、热缩枪 |
视频关键帧提示:使用剥皮刀时,刀口与电缆呈30°夹角,切入深度不超过屏蔽层厚度的2/3。常见错误:横向环切导致铜屏蔽层损伤。
采用阶梯式打磨法,用240目砂纸沿45°方向打磨,直至表面粗糙度Ra≤50μm。此环节需配合张力校准仪,确保半导电层过渡平滑(视频03:15处演示张力调节技巧)。
绕包方向:从电缆根部向末端以1/2叠压方式螺旋缠绕
张力控制:保持0.8-1.2N/mm²(可通过张力计实时监测)
层数验证:每绕包3层后,用测厚仪检查总厚度是否达4.8±0.2mm
将预制式应力锥加热至80-90℃(视频中红外测温仪实时显示温度),缓慢套入电缆终端。关键细节:锥体底部需与半导电层重叠5mm,并用硅橡胶密封。
使用丙烷喷枪对热缩管进行三段式加热:
先预热中间段至120℃使材料软化
向两端延伸加热消除褶皱
最终整体加热至200℃完成收缩
按GB/T 3048标准进行局部放电试验,要求1.5U0电压下放电量<10pC。测试数据需与视频中示范值对比验证。
相较于图文教程,视频能直观展示三大核心动作:
返回顶部